关于防护口罩的一些总结(修订)

1.买什么样的口罩

疫情流行后,很多人到处找买口罩的渠道,也有一些海外留学生热心的帮国内同胞买口罩,那么什么样的口罩比较适合呢?

首先遇到的一个概念是粒子的当量直径或者更具体的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在空气中与颗粒的沉降速度相等的单位密度(1 g/cm3)的圆球的直径),那么PM2.5就有了定义,它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严谨的意义上是这样的,为了解释更容易一些,我们采用一种不严谨的方法,默许下述所有的直径即为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其实过滤实验中还要遇到“数量中位直径”和“动力学重量中位直径”(相当于累积粒径分布为50%时的颗粒的动力学当量直径),太复杂……)

其实,口罩相当于是一个滤网,和我们做水处理过滤用的膜是类似的概念,只是这个膜是用来过滤空气的。原则上,它可以允许空气和一些/部分小于某个直径的粒子通过,而让另外的大于某个直径的粒子不能通过。这样就产生了“过滤效率”的概念,为了好理解,下文用“阻拦率”表述。

表1. 常见的“粒子”直径(由大到小排列):

常见粒子 直径(微米)
花粉 20 ~ 30
飞沫 5
病毒(一部分) 3
黄砂/黄尘 2 ~ 3
SARS,MERS病毒 0.14
流感病毒 0.08 ~ 0.12

一些高性能防护口罩:

表2. 测试一些高性能防护口罩规格的各种测试粒子的颗粒大小(颗粒直径由小至大/阻拦粒子性能由大到小)

防护口罩规格 测试粒子直径(微米) 阻拦率(%)
GB 3级 0.075±0.02 ≥99.97
DS3 0.06 ~ 0.10 ≥99.9
GB 2级 0.075±0.02 ≥99
GB 1级 0.075±0.02 ≥95
DS2 0.06 ~ 0.10 ≥95
FFP2 0.078(0.26/油性粒子时) ≥94
N95 0.3 ≥95
KN95 0.2 ~ 2 (中位直径0.6,油类0.3) ≥95
KF99 0.4 ≥99
KF94 0.4 ≥94
DS1 0.06 ~ 0.10 ≥80
KF80 0.6 ≥80

表注:GB1级~3级遵循中国GB 19083-2010标准,N95、N99、N100遵循美国NIOSH标准(它包括医用和工业两类),KN95遵循中国标准GB 2626-2019(或GB 2626-2006),DS1~3遵循日本标准,FFP遵循欧盟EN149-2001标准,KF系列*遵循韩国标准。

补充:GB 19083与GB 2626的区别

GB 2626的KN型或KP型口罩,没有对防水有要求,也没有防渗透的要求。

而GB 19083对于防液体的要求有明确规定【合成血液穿透:不应出现渗透;表面抗湿性:受淋表面仅有不连接的小面积湿润或没有湿润】

因此,中国的医用防护口罩基本都是按照GB 19083生产,而GB 2626一般不能用于医疗操作,一般用于工业防护(即KN95不可用于医疗操作防护)。

此外,医用N95(N99、N100)以及欧盟EN149-2001标准的FFP2口罩也可用于医疗行业的防护,而工业N95则不行。

医用外科口罩

中国的医药外科口罩需按照YY 0469-2011的医药行业标准来生产,某些省市也会有制定自己的标准,一般等同于甚至高于YY 0469,因此包装上印制的标准可能是当地行业标准,大家需要查询包装的标准号去核实。YY 0469-2011主要技术指标:

  • (1)过滤效率:在空气流量(30±2)L/min条件下,对空气动力学中值直径(0.24±0.06)μm氯化钠气溶胶的过滤效率不低于30%;
  • (2)细菌过滤效率:在规定条件下,对平均颗粒直径为(3±0.3)μm 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气溶胶的过滤效率不低于95%;
  • (3)呼吸阻力:在过滤效率流量条件下,吸气阻力不超过49Pa,呼气阻力不超过29.4Pa;
  • (4)合成血液穿透:2ml合成血液以16.0kPa(120mmHg)压力喷向口罩外侧面后,口罩内侧面不应出现渗透。

简单总结:对0.24±0.06微米的颗粒阻拦率≥30%,且对3微米直径的细菌颗粒阻拦率≥95%,而且一定程度液体防渗透性。

补充:医用外科口罩一般为三层:内部吸水层,中间过滤层,外面防水层。

那么以上防护口罩如何排序?

第一批:粒子过滤性能很强,“防血液穿透”和“抗湿性”作用。GB1级~3级的中国医用防护口罩,美国NIOSH标准医用N系列口罩。

第二批:有一定程度的粒子过滤性能,有很好的细菌过滤性能,有“防水”、“防血液穿透”和“抗湿性”等作用。医用外科口罩(大部分标有YY 0469)。

第三批:粒子过滤性能很好或比较好,但没有“防水”、“防血液穿透”和“抗湿性”等作用。GB 2626的防护口罩,KN95也在其中(很多人手里的N95其实是KN95);美国NIOSH标准工业用N系列口罩(一般大家手里的N95可能是工业N95,而非医用N95,医用N95一般为绿色);欧盟EN149标准的FFP2口罩(FFP3阻拦率≥99%,FFP1阻拦率≥80%,也可以);日本的DS系列口罩;韩国的KF系列口罩。

以上防护口罩如何选择?

其实相比上方划分的第一批,很多专业人士还是推荐医用外科口罩,虽然其测试粒子的直径大于表1中的SARS/MERS病毒的直径,但是空气中一般很难漂浮病毒,基本上都是在飞沫中的,而飞沫的直径大于5微米,医用外科口罩足以应对,而且防水防渗透效果应对飞沫效果更好。隔离病房内最好用医用防护口罩(即GB 19083的1到3级口罩)以及美国NIOSH标准的医用N系列口罩等上方划分为第一批的防护口罩。而且,医用外科口罩比第一批中的防护口罩容易买到,价格也便宜一些。而KN95和工业N95以及第三批中的其他规格口罩,在没有医用外科口罩的情况下普通也可以选择这类,虽然没有防水防渗透等功能,但是好的过滤性能也可以起到防护作用,但因为没有防渗透功能,建议勤更换。

注意:上方第一批全部、第三批的部分(尤其是阻拦率94%或95%以上的)防护口罩,长时间佩戴会因为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而头痛、勒紧的鼻梁也有可能受伤、且可能会引起肺部不适甚至损伤(肺气肿)。

有呼吸阀的口罩是否更好?

一般带有呼吸阀的口罩气流为单向防护,双向防护才能更好的控制疫情,所以不推荐带有呼吸阀的口罩,但只有这类口罩的话戴上至少能够自我防护。

如果没有高性能防护口罩或者医用外科口罩呢?

普通的防护口罩也可以考虑,比如日本药妆店里有卖很多口罩,过滤性能也不差,不过要认清包装上印刷的过滤性能。一般而言会标注有PFE(粒子过滤效率),BFE(细菌过滤效率),VFE(病毒过滤效率)等检测的通过率或者阻拦率,测试粒子见表3。

表3. PFE、BFE、VFE的试验粒子直径(日本、台湾地区、欧洲、美国)

测试内容 测试粒子直径(微米)
PFE 0.1 (也可能选用其他粒径测试)
BFE 3
VFE 5

如果包装上印刷三种过滤效率都达到99%而且防飞沫的话效果也是很好的(95%也不错),有些印刷三种过滤效率分别标识的可以根据每项以及综合的百分比数字判断。不过对于有些人说这三类都达99%的口罩比N95(或者医用防护口罩1级)还要好的说法,不能够认同,因为n95等高性能防护口罩的测试粒子大小比0.1微米还要小,而且加工生产流程不同,生产线的等级也不一定相同。相同的,有些人认为PFE达到95%就是N95,也是不恰当的。同样的,普通防护口罩中三种过滤效率都达99%或95%的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也不能这样简单的进行比较。

要注意!!!

如果只是标注了BFE和VFE而没有标注PFE,请慎重选购。

如果只是标注了99%カット(99%的阻拦率),也要慎重,因为没写对什么阻拦。

如果没有标注PFE测试或者上述3种测试,而标明可以99%阻拦花粉、飞沫、PM2.5的口罩,也不是很好的选择,因为这样的可能只是对2.5微米以上的粒子有99%的阻拦。

还要十分注意:

很多人带海绵口罩或者是布口罩,一般来讲没有什么防护效果,所以请大家优先医用外科口罩、各种高性能防护口罩以及普通防护口罩中PFE、BFE、VFE测试效果较好的产品。

如果商品上印刷的是“医用口罩”,而非“医用外科口罩”,不是一个东西。“医用口罩”一般指是“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执行标准YY/T 0969-2013,无PFE和VFE测试要求,BFE要求95%,且不防水无防渗透性。P.S.当地疫情不严重的情况,如果没有更好的防护口罩,也可以使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如果就只有布口罩呢?!

非常时期,条件艰苦,也是可以理解的。这种情况下首先最好不要出门了,更别说想去热闹的场所。如果必须得出去,布口罩多戴几层,一是能起到心理安慰作用,二是让嘴巴和外界能够有一定的空间和距离,病毒、细菌、飞沫等也许有一部分也可以粘在布的中间层。还有一种网络上流传出来的“土方子”,把卫生巾剪一部分下来塞到布口罩中间层当过滤膜。这个可能比单纯布口罩多戴几层效果要好,但是没有没有测试也不敢断言。对于应选什么样的卫生巾,可以运用上述知识去琢磨一下,个人觉得,“没用过的”是比较重要的关键词……就怕有二愣子。

自制口罩也可以参考文章👉《好吧,如何自制口罩?》

2.使用口罩的说明

有不少视频和图片有教程,这部分简单说一下吧。

a.上下里外不要反,有金属丝的是上边;

b.戴上之后要用手压金属丝贴合自己的脸部;

c.从鼻子到下巴部位都要包含进去,有些口罩需要竖向拉伸;

d.戴上了就不要随便拿下来,调整位置的时候只触摸口罩边缘部分;

e.拿下来时,不要触碰口罩外侧,因为外侧可能沾有细菌或病毒等;

f.拿下来的口罩由内向外折叠,这样外侧就被折叠到里面了;

g.可以继续折叠三次以上,最后用口罩上的橡皮筋捆好或者装到可密封的小塑料袋中。

口罩不一定一天一换,也不一定4小时一换。个人觉得,每次回到自己居住的场所或者是到了可以取下口罩的地方,下一次戴口罩就应该替换原来的口罩,如果数小时都在外面而且一直戴着口罩,也可以4小时或者自己根据情况定一个大致的时间去更换。当然,还需要及时洗手和消毒。

另外,处理用过的口罩,如果社区有设立专门扔口罩的垃圾桶,可以及时扔到专用垃圾桶中;如果没有,原则上需要热水煮半小时以上。没有疫情的地方,是否可以随生活垃圾一起丢掉?可能大部分人也是这么做的,不好做评判。

继续阅读👉《口罩的骗局》
👉《好吧,如何自制口罩?》
👉《各国新肺案例数量级增长用时统计及相关思考》

参考:

医用外科口罩、N95、KN95……傻傻分不清?快来看明白

花高价从日代购入的口罩可能并不能保护你和你的家人

欧洲EN149:2001+A1:2009FFP1标准口罩过滤效果等同于KN95/N95吗?

新肺炎购买日本口罩的一些建议(N95、日本口罩、BFE,PFE,VFE)

3m口罩9322 en149:2001 ffp2 nr d啥意思

GB2626和GB19083,口罩到底应该怎么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2019年第17号

3m8822FFP2口罩是医疗口罩吗?

规范《GB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

A Comparison of Surgical Masks, Surgical N95 Respirators, and Industrial N95 Respirators

防じんマスクの規格と使用区分

防塵マスクの国家検定規格

科普贴:N95跟医用防护口罩什么关系?

口罩標準及用語你要知! KF94.PFE/BFE/VFE.PM2.5指甚麼?

知多啲:出街戴外科口罩 毋須用N95

作者: 椰林物语

博士,摩托车手。发布内容为:生活、站点、其他。

《关于防护口罩的一些总结(修订)》有17个想法

  1. 文章很好,内容很好,但是我要告诉你实情,像我们这样的4线小城市,工作在一线的非医务工作人员,佩戴的都是一次性口罩,对,就是最没用的一次性口罩,最可恨的是,还是自己掏钱买的。

    1. 当地疫情不严重的话一次性医用口罩也可以带,但是问题是应该得给工作人员配发呀。

  2. 总结得挺详细的。
    前阵子国内的朋友没少要我买口罩。
    现在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来日本四五年之后,就渐渐开始对杉树花粉过敏了。
    每年的这个季节,家里总是囤不少口罩。
    刚好也派上用场。
    希望这次风波快快平息下来。

    1. 嗯,来日本三五年之后有花粉症的概率很高。
      我上个月刚好测了一下过敏源,还不是花粉症。
      但是去年秋天到现在,一直副鼻腔炎,吃了几个月的药不管用。

    1. 嗯,是的。认真的勤洗手很重要,但是大家刚开始都忽略了。光靠口罩阻拦病毒不现实,毕竟有泄露率。口罩的重复利用最近没有详细去看,不知道现在推广的是什么方法,如果是高温消毒的话可能会破坏口罩结构增加通过率,紫外可能会好一些~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