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振兴会博士后特别研究员的任期到明年3月底,所以从8月中旬开始查找各种招聘/招募的信息。
在日本,如果找大学相关的工作的话,主要是在国立研究开发法人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的JREC-IN网站。由于大学招募的教员一般是需要能从事某方面的研究、能够在这方面对学生进行研究指导、有对学生教授专业课的能力,所以一般只能应募自己研究领域的。另外,JREC-IN也会有一些招募信息是大学的技术职员,这些一般本科或者硕士即可应募。也会有一些公司发布研发或者开发相关的职位,这类基本上是属于社会招聘,需要有经验。
按照分类检索,首先选工学/土木工学(大分类/小分类),只有四五十个招募信息,去掉招聘教授和副教授的,再去掉其他研究领域的。比如虽然都是土木工学,但是写的方向是结构工学、海岸工学、建筑学、水力学、流域工学……剩下的结果是1-2个……
接下来选环境学,大分类只有五十个信息,也就不选小分类了……然后按照研究领域方向,把环境教育学、土壤环境学、环境社会基盘、森林科学、环境影响研究、海洋环境科学、水产学/水圈应用科学、地球环境学、环境政策……去掉。发现剩下的结果是2-3个,其中还和土木工学有重复的,因为发布的每条招聘信息可以选择3个大分类和小分类。
按照农学大类和生物学大学搜索之后,结果又能稍微扩充一些,不过筛选之后的几个结果其实还是有专业或领域的差异。
此外,少数专业可能发布的招募信息比较多,每天都有新的信息发布。多数专业的招募信息不是太多,有的甚至好多天都没有新的信息发布。
应募的难点不仅在于自己领域的岗位少,也在于对应募材料的要求比较高,比如看到一个需要全职做讲师,但是只是给兼职的身份,在京都一所很一般的私立大学,工资不多。这样的岗位竟然应募材料里需要一封推荐信。
有些招募信息有效期很长,能达几个月。而有些有效期却只有一个月左右,根据前辈老师的理解:有效期短的很可能是已经有了人选。也就是说,发布这个招募信息只是走个形式,人家可能已经定了自己研究室中的博士后或者博士毕业生,或者是其他研究室但是关系非常近的人。
在日本应募助教的人里,有的是应届博士毕业生,有的是博士后,有的是在大学工作的研究员(研究所的研究员有职称,一般对等到大学的教授、副教授或者助教,和大学不同),甚至还有的是在公司里工作。一般来讲,获得博士学位十年之内都可以应募。对于国籍,国立、公立、私立大学基本都不限制,需要能用日语进行正常沟通以及指导学生。目前看到的限制国籍的,也只有一个是防卫大学校。也有极少数私立大学是要求英文授课的,日语的要求可能会更低一些,不过这样的职位更倾向于招募欧美人。
目前向5所大学邮寄了应募材料。
G大学,国立,研究领域基本算是相关。
O大学,国立,研究领域能靠的上去,但是已经收到了无缘面试的通知,因为他们更需要的是讲师。
H大学,私立,领域不怎么相关,文科的学院,估计是以上课为主。估计没有戏,是日本私立里顶尖的,而且英文授课,给发出去的应募信息也是用了英文。
Y大学,国立,研究领域有一些偏差不过也算是接近。
F大学,私立,研究领域相关,材料里包括了一封推荐信。邮寄材料之前了解到那边的老师问了另外一个我认识的前辈教员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所以应该是在认真招募。
Bella的研究方向的招募信息更少,目前只应募了2个大学。其中有一个是东京大学的特任助教,但是由于没有面试经验,可能面试情况一般或者成果较少所以没能通过。有一些可惜,因为专业领域非常一致,两边的老师也都互相很熟悉。不过东大确实难度高,再接再厉吧。
感觉在日本应募为助教比中国应聘讲师或者副教授还难,周围有人明年可能要回去直接做副教授了。之前有过一个国内大学的机会,回去做两三年科研助理或可升副教授。犹豫了一段时间后来还是拒绝了,当时是觉得国内现在比较浮躁,变化也很快。最近有了更深的理解,觉得国内比较飘,还是得脚踏实地一些。靠着博士或者博士后期间发几篇国际高水平的论文,一般更多是代表你的导师水平高,但是国内目前把这个作为应聘考核的主要标准。应聘成功之后,有些人入职之后做不出更有突破性的成果,有些有充实的科研经费用钱砸呗……而且有资格招硕士博士生,让学生们好好做实验、发论文。国内对硕士生都有SCI论文要求,别说博士生了。有些学生自己做的实验写的论文,但是导师不仅是通讯作者,还是第一作者。所以在中国会有一种现象,学生的简历里某篇二作论文会标注“导师是一作”,意思就是“这篇其实我是第一作者”。
日本基本没有导师抢学生一作的现象,指导老师一般是排在论文作者的最后一位,反正是通讯作者老师们好像不怎么在意位次。不过由于对硕士生和博士生没有严格的SCI论文要求,而且,很多研究室甚至没有博士学生,只有硕士学生,硕士课程两年就毕业了,做不了什么研究,所以很多老师们的论文主要还是靠自己写,这样一来成果就少很多了。不过在日本,对老师的期望更看中的是对大学教育的贡献和对社会的贡献,这样的话对老师的要求也会更高。
另外,由于大学的发展比较稳定,没有那么多新的职位发布,所以一个职位可能有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竞争。尤其是首都圈,据说每个招募都有一百人以上去应募。所以大家一方面需要丰富自己,另外一方面就是碰运气或者耗时间。也因为第二点,有很多人为了糊口先去公司上班了,找机会再回到大学工作。我本来也是做好了先去公司以待时机的准备,刚好应募成功大学的研究员。而且能做好几年,接下来可以稍微放慢脚步。有3个大学的助教本来打算应募,但其实领域都不是太相关所以暂时不应募了,准备一个应募材料还是挺耗费时间的。
JREC-IN也会有一些欧盟的大学的招募信息,偶尔会有美国的大学的招募信息。稍微看了看,美国的招募信息基本上那边的老师是日本人。顺便一提,美国的工资是真的高。
先祝找工作顺利咯
谢谢~